没有哪一个交通建设工程像盐通高铁这样令盐城人民高度关注,自2018年1月16日开工以来,工程的每一项进展都牵动人心。工程的立项、审批、建设、时速乃至设站点自始至终都成为热点。盐通高铁建成通车,对盐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“两争一前列”的最新要求、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以及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,对盐城接轨大上海、融入长三角,加快沿海发展、实现绿色转型绿色跨越的意义和作用长久而深远。
十九届五中全会后,习近平总书记来江苏视察,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,在服务全国、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,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。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把“两争一前列”作为盐城“十四五”发展的总纲领、总命题和总要求,动员全市上下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。盐通高铁的建成通车,是一件特大喜事。
长三角处于引领和支撑国内大循环、深度参与和带动国际大循环的核心地位,东北亚是“双循环”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对于盐城来说,在服务双循环格局上争做示范,区位条件是最大优势。盐城是长三角中心区城市、中韩产业园地方合作城市、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城市,公铁水空港协同发展,南联北上、东进西拓的开放大通道全面打通,盐城已经成为连接东北亚和长三角两大市场的交汇点和枢纽,从发展末梢跨入开放前沿?!笆奈濉毖纬亲畲蟮南钅吭谘睾?,千亿级的产业在沿海,沿海的开放条件、开放支撑、开放态势从没有像现在这么强劲,我们有能力在沿??派闲纬伞爸时洹?,用开放的动力源形成发展的加速度。深化对韩合作,开放沿海,接轨上海,推进长三角合作,着力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多元化的开放格局已经成熟。
从这个意义上说,盐通高铁绝不是一条普通的铁路,而是把盐城发展紧紧建立在这些“势”的基础之上,赋予这条铁路在人们心中不一样的意义。这是一条关乎盐城发展路径的转型之路,这是一条影响盐城发展走向的开放之路,这是一条决定盐城发展成色的富裕之路。
当今时代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,创新已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。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,正串起一条条新型城镇带、黄金旅游带、产业集聚带、经济繁荣带,由此产生的高铁经济新业态,正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。盐城要搭上高铁发展的列车,就要进一步深化对高铁经济的认识,乘势而上,有所作为。
盐城发展的最大空间和潜力在沿海。将空间大的资源禀赋变成发展强的现实优势,离不开高铁的巨大作用。尤其是长三角一体化纲要实施以后,盐城作为苏北唯一城市入选长三角城市群规划,成为中心区域城市。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核心节点,其辐射带动能力强。高铁通车后,盐城将被纳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,与上海的时空距离大为缩减,在提升盐城区位优势的同时,也促进城市之间同城化发展,将使盐城从长三角城市群边缘区位转变为区域中心及重要节点。
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,盐通高铁溢出效应和世界遗产品牌效应叠加赋能,开放沿海、对接上海都需要高铁做好先行。
绿色转型,绿色跨越,要求我们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选择、路径抉择的根本遵循,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式投入、跟随式发展的传统模式。盐城绿色转型绿色跨越要建立在发展新的产业链上,要把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匹配到长三角甚至更广的需求之上,通过高铁实现更加快捷的空间转移,送达消费者手中。
高铁带来的人流、资金流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的快速流通,为盐城带来了发展的机遇,同时也将盐城放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大平台上,与众多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一同竞争。发展要素的流通不仅包括流入,也包括流出,如何应对高铁带来的“虹吸效应”,已成为我们今后发展的一大挑战。因为交通便利,时间成本降低后,高端服务业、高端消费流向沿线大城市的现象越来越多,高铁沿线相对实力较弱的城市在培育高端服务业、高端制造业等方面日益艰难。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城市发展战略,与周边大城市错位发展,形成优势互补,才能在这场高铁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我们的更大作为要体现在推动城市发展形成新格局、催生新的城市空间增长极、实现高铁高水平服务、建立完善的高铁集疏运体系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、促进本地主导产业与高铁配套发展等重要工作中,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(盐城 吴中祥)
请输入验证码